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
儒学动态
专家观点
项目成果
研讨动态
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
分中心活动
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
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
尼山永利集团(中华大区官网认证)·304am官网·文明论坛
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
廉洁文化建设
永利集团(中华大区官网认证)·304am官网·文明建设
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
《孔子研究》
《中国儒学年鉴》
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

【文心一言】追求更安全更高效,他让粪菌移植“破圈”治病丨名医诊室面对面

来源:永利集团(中华大区官网认证)·304am官网  更新时间:2024-09-20 05:36:01

 

河南、破圈广西、追求植治诊室山东、更安高效安徽……从四岁的全更小朋友到七十多岁的老年人,这一天,让粪他们汇聚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,菌移文心一言共同寄希望于一项前沿而特殊的病丨疗法——粪菌移植,以期重获健康。名医面对面

本期名医诊室面对面,破圈我们走进了微生态医学科张发明教授的追求植治诊室专家门诊。张发明被誉为“中国粪菌移植第一人”,更安高效他和团队专注于粪菌移植的全更临床诊疗和研究十余年。无论是让粪肠道的隐疾还是心灵的阴霾,张发明用他的菌移智慧与仁心,为患者们点亮了希望之光。病丨

天南海北的患者 为这项“有味道”的技术而来

周一上午7点多,张发明教授的诊室外就围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和家属。其中有长期被便秘、慢性腹泻困扰的中年人,有发育迟缓、患自闭症的孩子,也有患抑郁症的中学生。

54岁的刘女士来自河南,她告诉张发明,自2012年阑尾切除后,自己就出现了便秘的问题,“每天不用开塞露根本不行”。这十几年来,庆余年如厕成为她最痛苦的事情。最近听说一个同乡的便秘是在张发明这里治好的。在“好大夫”网站上和专家简单交流后,刘女士立刻就买了火车票,哪怕是40℃的酷暑,她也要到南京来,“你们不知道这个病有多痛苦,我现在是一刻都不想等了。“张发明教授告诉刘女士,像她这样有明确突发事件造成病情发生或加重的,菌群移植治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。

和刘女士相反,来自安徽的卢先生长期被腹泻困扰。“有七八年了吧,中医、西医都看过好几个,说我‘肠易激’。”卢先生说,他平时工作还需要经常应酬,一番觥筹交错后,第二天症状更严重,他想寻找一种方法能“根治”拉肚子的毛病。张发明教授告诉他,虽然菌群移植效果不错,但是卢先生首先要改善自己生活方式,“你这是肠道的慢性炎症,暂时不要喝酒了。鸣潮

“这个过程本身不复杂,我们给你在肠镜下放一根管子,管子从肛门拖出来贴到臀部,医生沿着管子每天往里面推注一次(菌群)就行了。这个管子很细,直径只有2.7毫米,平时根本感受不到。你放心,这个过程是没有任何不舒服的,也不会影响你的生活。”对每一个来咨询菌群移植的病人,张发明都会拿出无创手术的示意图,耐心解释。一个上午,这样的话重复了二十几次。

“你今年47岁了,我还是建议你要做一次胃肠镜,这是非常有必要的。”“你就把胃肠镜当做一次常规体检,到你这样的年龄,是建议要查的。”“我们现在周末也能做肠镜,不影响你的工作,你要愿意,我现在可以安排。”在门诊,张发明教授会建议40岁以上的中年人最好做一次消化内镜检查,并耐心科普它的意义。

从“没有办法的办法” 到可治80多种疾病

临近中午,一名看上去极度瘦弱的女孩拄着拐杖,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进诊室。张发明教授见状,立刻手扶着椅子,让她慢慢坐下来。

女孩叫小婧,今年24岁,患有先天的巨结肠,严重胃下垂。自4岁第一次手术以来,她大大小小的手术已经经历了8次,已经全结肠切除。最近两年,小婧又出现了严重的腹泻,体重下降,“每天都有六七次,严重的时候一天十几次。”小婧说,输液、吃药也无济于事,她的体重掉到不足80斤。在网上了解到粪菌移植技术后,她决定从青岛来宁求医。

门诊中,张发明详细地了解了小婧过往的治疗经历,给她安排了肠道菌群移植。“对于患者来说,这可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,菌群移植也可能会是她获得新生的契机。”张发明教授对小婧说,“我们需要重建你的肠道环境,还要解决营养来源问题。”

最先开始,粪菌移植就是用于一些难治的疾病,也是“没有办法的办法”。2012年10月25日,张发明在南医大二附院完成了一例全新的粪菌移植术,治疗的是一名腹痛难忍的克罗恩病患者。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,至今无有效根治手段。张发明的首例治疗非常成功,患者在移植后3小时腹痛症状大幅减轻,12小时后症状几乎消失。“不是每一个病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疗效。”张发明教授感慨自己特别幸运,如果第一例不顺利,可能就放弃了,后来有些同行就是第一例遇到了麻烦,就此告别了这一个领域。

“目前,菌群移植可以治疗的疾病达到八十多种,其中最为推荐的是因抗生素、肿瘤治疗、生物制剂等长期使用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,还有一些慢性疾病,如溃疡性结肠炎、便秘及其他不明原因的腹泻等。”张发明告诉记者,除此之外,对于一些医生常规治疗遇到困难的疾病,比如自闭症、抑郁症、帕金森病、渐冻症、癫痫、白血病、糖尿病等疾病,通过菌群移植的系统性治疗,也大多获得了很好的疗效,极大改善了病人的生活。

自闭症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的“蝴蝶效应”

在当天的门诊中,张发明教授接诊了几名自闭症患儿。5岁的朵朵(化名)来自安徽,2岁时查出自闭症后,家长一直积极地在帮助他进行行为上的干预,这一次来,是想解决乐乐的便秘问题。“孩子很挑食,平时只吃蒸鸡蛋和汤泡饭”。7岁的强强来自江苏徐州,诊室里的他显得精力格外旺盛,手脚乱动,几乎一刻不停。强强的妈妈说,孩子最痛苦就是排便,“大便硬得像羊屎蛋”。

“肠道的菌群移植可以改善症状,过程也比较安全,但是家长还要注意孩子平时的营养摄入。”张发明说,“对于很多自闭症的孩子,他们可能不能配合口服药物、做胃镜等,通过经内镜肠道植管术,可以反复、多次通过这根管道向肠道注射菌群,小孩不会有任何难受的感觉,也不影响生活、走路、睡觉、上厕所。 我们对这类孩子的肠道准备和麻醉技术做了长期的方法学研究。张发明说,团队研究发现,治疗改善自闭症患者的肠道菌群时,这些孩子的精神和行为也出现了好转。现在来找他诊治自闭症的孩子越来越多,有时预约排队可以长达半年。

然听起来匪夷所思,但目前临床研究发现,这些疾病确实与肠道菌群失调有着莫大关联。2013年,张发明教授团队治疗了一例难治性癫痫,“患者是克罗恩病合并难治性癫痫,治疗前一年有一百多次癫痫大发作,在通过菌群移植治疗克罗恩病之后,癫痫也得到了治愈,到现在11年都没有复发。”张发明说,“这启发团队思考一些难治性的神经系统问题,希望通过肠道的角度获得全新的答案,让我们更高兴的是,我们最近研究出能快速治疗糖尿病反复呕吐、肢体麻木的新技术,这些疑难杂症,在过去就是无解。”

让菌群移植像输血一样安全高效

粪菌移植,在这里,已经成为一个很成熟的医疗技术体系。但在门诊中,仍有不少患者有疑问:把别人的粪菌移植到我身上,安不安全?

“粪菌移植最早叫粪便移植,但这种方法是粗糙的、不可持续的、不安全的。”张发明说,团队建立了全新的、无创的移植途径,追求越来越安全、越来越人性、疗效越来越好的目标。

为了提高粪菌移植的安全性,让这项技术更可控,张发明教授团队在2014年自主研发了智能化粪菌分离系统,随后又提出了洗涤菌群移植的概念,即利用智能化粪菌分离系统去除菌液中容易引起发热、炎症等物质,实现从全部菌群移植到选择性菌群移植。他还发明了经内镜肠道植管术,“将软管通过肠镜固定在肠道深处,像护士给病人打的留置针一样,患者只需做一次肠镜就可以进行多次菌群移植治疗。”

粪菌移植要“破圈”去治疗原本归属于其他学科的病人,还要求医生要对内分泌和代谢、肿瘤、免疫系统、泌尿系统、神经精神系统等疾病有全面的诊疗能力。张发明教授介绍说,为了更好地提供技术服务、开展教育教学,他在南医大二附院成立了微生态医学科,“这是一个突破传统学科框架的新学科,旨在治疗超出传统的消化学科、超出单一科室,解决系统性的、横跨多个学科边界的疾病。”

专家名片

张发明,主任医师、医学博士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、微生态医学科主任、江苏省微生态医学先进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。

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(消化)带头人,是洗涤菌群移植、经内镜肠道植管术、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等多项技术的发明人。是洗涤菌群移植南京共识专家组牵头人,牵头制定该技术国家标准,是粪菌移植国际指南专家组成员。2023年获入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。是中国肠道大会创始人兼执行主席。

(患者均为化名)

通讯员 陈艳萍 张酥   实习生 王婷
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

视频 戎毅晔 秦硕(实习)

剪辑 戎毅晔 秦硕(实习)

校对 盛媛媛